圖片來源于CFP 一、何首烏 宋代《開寶本草》稱之“久服長筋骨,益精髓,延年不老”。現代研究發現,何首烏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,對神經衰弱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,并可調節血清膽固醇,降低血糖,提高肝細胞轉化和代謝膽固醇的能力,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。 二、黃芪 中醫認為“脾為后天之本”。認為黃芪“益元氣而補三焦”,為“補氣諸藥之最”。現代研究發現,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,改善心肌供血,提高免疫功能,而且能延緩細胞衰老。 三、人參 《神農本草經》認為,人參能“補五臟,安精神,定魂魄,止驚悸,除邪氣,明目開心益智,久服輕身延年”。現代研究發現,它還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抗疲勞、保肝、調節心血管功能、興奮造血系統功能等作用。 四、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說:“人參補氣第一,三七補血第一,味同而功亦等”,稱三七為“中藥之最珍貴者”。現代研究發現,三七的化學成分、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,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。三七可擴張血管,降低血管阻力,增加心輸出量,減慢心率,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,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勢。 五、剌五加 《本草綱目》稱之“久服輕身耐老”,“寧得一把五加,不用金玉滿車”。現代研究發現,剌五加有抗衰老、抗疲勞(其抗疲勞作用比人參皂甙還強)、強壯作用,還能調節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心血管系統功能,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。 還想更健康請看:張悟本垮了,飲食養生還要不要繼續?
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