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兌成本一塊錢 餐廳賣到三十元 香精糖精果精+水=現榨果汁? 國家藥監局擬出臺新規叫停 據業內人士透露,目前市面上提供的“現榨飲料”,不少都是用水和添加劑勾兌而成。一般來說,一杯500毫升的純現榨飲料成本在10元上下,而勾兌飲料成本不過1元左右。近日,國家藥監局組織起草了《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。這或將是現榨飲料行業擺脫叢生亂象、走向規范化之路的開始。 行業亂象:添加劑兌水就成了“現榨果汁” 在廣西南寧,現榨果蔬飲料在夏秋季節廣受市民歡迎,街頭隨處可見各種提供現榨飲料的店面,餐館里也經常有各類現榨飲品供顧客選擇。但從事現榨飲料行業長達6年的陸女士告訴記者,目前市面上提供的“現榨飲料”,除了少數確實是由果蔬榨汁而成外,很大數量都是用水和添加劑勾兌而成,增稠劑、檸檬黃、著色劑、二氧化鈦、酸度調節劑等都是這些“現榨飲料”中的常見成分。 記者采訪發現,許多標明提供現榨飲料的飲料店和餐館并沒有水果和蔬菜等原料,且在并不透明的操作間“暗箱操作”。提供的“現榨飲料”大多香味濃郁,口感甚至好于純正果蔬飲料。知情人士告訴記者,這是因為在飲品中添加香精所致。 每當記者求證所提供的飲料是否為果蔬現榨時,店主、店員要么含糊其詞,要么信誓旦旦地保證“絕對現榨”,但以各種理由拒絕記者提出觀看操作過程的要求。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勾兌飲料利潤驚人。一般來說,一杯500毫升的純現榨飲料成本在10元上下,而勾兌飲料成本不過1元左右。在南寧,一杯這樣的現榨飲料在小店一般賣12元至15元,即使在一些奶茶小店、流動攤點也能賣到3元至6元,而在一些餐館,甚至賣到20元至30元。 暴利驅使下,餐館和飲料店使用各種添加劑已經成了“公開的秘密”,業內甚至有現榨飲料行業是“香精+糖精+果精=‘人精’”的說法。 同時,“劣幣驅逐良幣”,堅持采用果蔬原料榨汁的往往競爭不過勾兌飲料的,導致能堅持用新鮮果蔬為原料的店面越來越少。 現榨飲料亂象不僅南寧一地。網上搜索發現,近到玉林、桂林等廣西區內城市,遠到黑龍江、四川、江蘇,現榨飲料亂象時常見諸報端,網友對此也是怨言頗多。有業內人士指出,現榨飲料行業“已經到了不得不整頓的時候”。 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